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專業名稱:計算機應用
專業代碼:710201
二、入學要求
入學要求: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三、修業年限:3年
四、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掌握計算機應用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從事文秘辦公、圖文處理及編排、計算機產品銷售、計算機設備應用維護及維修、信息采集與加工,網絡營銷,商務網站維護等工作,具備職業生涯發展基礎和終身學習能力,能勝任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工作的高索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培養規格:
(一)綜合素質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職業素養、競爭和創造意識。
2.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
3. 具有良好的責任心、講取心和堅強的意志。
4.具有自好的人際交往,團隊協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繼續學習的能力。
7.具有信息檢索和分析的能力。
(二)職業能力
1.行業通用能力:
(1)具有文字快速錄人的能力。
(2)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辦公的能力。
(3)具備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能力。
(4)具有平面媒體與立體媒體設計與制作能力。
(5)具有平面二維動畫制作能力。
(6)具備與計算機信息系統管理相關的技術與能力。
(7)具備計算機應用技術領城的技術提升與推廣的能力。
2.職業特定能力:
(1)辦公自動化技術:能快速進行漢字錄人,能對文檔排版及圖文混編等進行復雜操作,能夠在Excel中進行復雜農格的處理。具有制作幻燈片并合理設置動畫效果的能力,能對常用辦公設備進行熟練操作及日常維護,能運用Photoshop軟件完成圖形圖像的設計和處理,能進行專業化排版。
(2)計算機設備維護與營銷:掌握市場營銷和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能對常見數碼產品實施成本核算、制定營銷策略、策劃營銷活動;掌握營銷管理的基本技術,能進行常見數碼產品的營銷;熟悉計算機設備的性能,能進行計算機設備的維護、維修、保養。
(3)計算機信息管理:能充分了解國家相關計算機網絡法律政策,能對數據庫進行熟練操作及維護,能對網絡安全及網站安全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對網站的功能進行分析并全面掌握使用,能對頁面進行修改。
3.跨行業職業能力:
(1)具有適應崗位變化的能力。
(2)具有企業管理及生產現場管理的基礎能力。
(3)具有創新和創業的基礎能力。
五、課程設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礎課
(1)思政(180學時,10學分)
思政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職業生涯和職業理想教育,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和法律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形成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和成才觀,初步具有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形成,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與創業的準備。
(2)語文(144學時,8學分)
語文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語言文字,對學生進行普通話訓練、現代文閱讀與欣賞訓練、文言文閱讀與欣賞訓練、實用文體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訓練、信息搜集整理與運用能力訓練。注重應用文寫作能力的訓練,為計算機項目的策劃與實施提供基本語言的支持,加強語文實踐,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
(3)英語(144學時,8學分)
芙語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本技能訓練,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訓練。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聽懂英語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同時結合計算機專業要求,滲透計算機專業英語的學習,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計算機職業場景中的應用能力。
(4)數學(144學時,8學分)
數學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必需的數學運算能力和計算工具使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數形結合、邏輯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5)體育與健康(144學時,8學分)
體育與健康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傳授體育與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識、體育技能和方法,使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識和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通過科學指導和安排體育鍛煉過程,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全面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應對挫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6)計算機應用基礎(72學時,4學分)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旨在通過學習計算機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微機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和演示文稿軟件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操作方法,進一步了解、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具有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掌握現代辦公中的文字處理、表格設計、演示文稿、網上瀏覽、電子郵件通信等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同時,為進一步學習計算機有關知識打下基礎。
(二)專業技能課
(1)辦公軟件高級應用(180學時, 10學分)
常用辦公軟件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學習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本應用,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處理軟件以及演示文稿軟件等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因特網的基本應用,使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具有操作計算機和使用現代化辦公軟件的基本能力,為學生以后利用計算機進行相關的信息處理奠定基礎。
(2)計算機組裝與維修(180學時, 10學分)
計算機組轉與維修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學習計算機各部件的類型、性能和組成以及系統設置、調試、優化升級等基本知識,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硬件結構及相互聯系和作用,掌握計算機組裝、維護與計算機常見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能夠熟練組裝微型計算機,學會常用的維修、維護方法。
(3)計算機網絡技術(180學時, 10學分)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計算機應用專業設備維護與營銷技能方向的的一門專業技能課程。主要學習中小型網絡的基本結構與傳輸介質的基本知識、常用網絡設備的基本使用和配置方法、VLAN的相關知識、網線網絡組網的基本知識、防火墻的基本知識,使學生了解網絡系統和網絡通信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理解基本原理,掌握交換機、路由器、無線網絡設備、應用服務器等設備的安裝和使用方法,能夠對企業、家庭、辦公室等進行中小型網絡的設計規劃、網絡連接及故障排/除以及網絡設備的配置及管理等。
(4)數據庫應用基礎(90學時, 5學分)
數據庫應用基礎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學習數據庫的基本概念、數據的查詢、窗體的設計與使用、報表的設計與使用、宏及模塊的相關知識,使學生了解數據庫系統的基礎知識,掌握數據庫的基本操作,熟悉數據庫的基本原理及數據庫程序設計方法,能夠開發簡單的數據庫應用程序,從而具有計算機信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網頁制作(108學時, 6學分)
網頁制作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學習網頁制作的基礎知識、基本流程和基本操作,使學生了解網站設計和發布的流程,能熟練使用網頁制作工具進行中小型網站的設計、制作與維護更新,具備運用程序設計與數據庫進行動態網站設計與編輯的能力,具備網站前臺與后臺的開發能力。
(6)CorelDRAW(126學時, 7學分)
CorelDRAW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學習二維動畫的基本工具的應用、基礎動畫制作、場景繪制及各類動畫制作技巧,使學生了解二維動畫的發展,了解各種動畫類型,掌握各種基礎動畫的制作技巧,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開發完成完整的二維動畫作品。
(7)C++語言(108學時, 6學分)
C++語言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學習編程語言的基本語法規范、結構化程序設計的編程基礎知識,使學生理解應用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具有編寫簡單程序的能力,為以后深入學習其它編程軟件打下堅實的基礎。
(8)美術設計(119學時,7學分)
電腦美術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方向必修課程。主要學習美術常識、色彩與構圖的原理與屬性、色彩與構圈的表現方法等,使學生熟悉不同風格設計思路所表達的心理與情感,掌握視覺傳達藝術表現的基礎技能,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欣賞力,為動漫的設計制作奠定美學基礎。
(9)動畫制作(126學時,7學分)
F1ash動畫制作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學習二維動畫的基本工具的應用、基礎動畫制作、場景繪制及各類動畫制作技巧,使學生了解二維動畫的發展,了解各種動畫類型,掌握各種基礎動畫的制作技巧,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開發完成完整的二維動畫作品。
(10)平面設計(126學吋,7學分)
Photoshop困像処理是竍算機應用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主要學平面設計的基本理、平面設計的顏色模式理、平面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技巧,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圖形設計領域的前沿知識,掌握Photoshop 的基本操作和色彩理論,掌握各神工具和濾鏡的使用方法,學會濾鏡、通道、路徑和蒙版等工具的處理技巧,學會透用各種技木處理實際項目,能進行一定的創意設計。
六、教學進度
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進程安排
課程類別
|
序號
|
課程名稱
|
檢測
方式
|
課程教學個學期周學時
|
學時比例
|
考試
|
考查
|
學時學分
|
一年級
|
二年級
|
三年級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總學時
|
學分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公共基礎課程
|
1
|
思政課
|
必修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
√
|
36
|
2
|
2
|
|
|
|
|
|
29﹪
|
2
|
哲學與人生
|
|
√
|
36
|
2
|
|
2
|
|
|
|
|
3
|
職業生涯規劃
|
|
√
|
36
|
2
|
|
|
2
|
|
|
|
4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
|
|
36
|
2
|
|
|
|
2
|
|
|
5
|
選修
|
心理健康
|
|
√
|
36
|
2
|
|
|
|
2
|
|
|
6
|
職業健康與安全
|
7
|
文化課
|
必修
|
語文
|
√
|
|
144
|
8
|
2
|
2
|
2
|
2
|
|
|
8
|
數學
|
√
|
|
144
|
8
|
2
|
2
|
2
|
2
|
|
|
9
|
英語
|
√
|
|
144
|
8
|
2
|
2
|
2
|
2
|
|
|
10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
√
|
72
|
4
|
2
|
2
|
|
|
|
|
11
|
體育與健康
|
|
√
|
144
|
8
|
2
|
2
|
2
|
2
|
|
|
12
|
音樂
|
|
√
|
72
|
4
|
2
|
2
|
|
|
|
|
15
|
中華傳統文化
|
|
|
36
|
2
|
|
|
|
2
|
|
|
|
小計
|
936
|
52
|
252
|
252
|
180
|
252
|
|
|
專業技能課
|
16
|
基礎課
|
必修
|
Office高級應用
|
√
|
|
180
|
10
|
5
|
5
|
|
|
|
|
71﹪
|
17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
|
|
180
|
10
|
5
|
5
|
|
|
|
|
18
|
計算機組裝維護
|
√
|
|
180
|
10
|
5
|
5
|
|
|
|
|
19
|
美術設計
|
√
|
|
119
|
7
|
4
|
3
|
|
|
|
|
20
|
核心課
|
必修
|
SQL Verver
|
√
|
|
108
|
6
|
|
|
6
|
|
|
|
21
|
網頁設計與制作
|
√
|
|
108
|
6
|
|
|
6
|
|
|
|
22
|
C++語言
|
√
|
|
108
|
6
|
|
|
6
|
|
|
|
23
|
數據庫應用基礎
|
√
|
|
90
|
5
|
|
|
5
|
|
|
|
24
|
Photoshop
|
√
|
|
126
|
7
|
|
|
|
7
|
|
|
25
|
CoreIDRAW
|
√
|
|
126
|
7
|
|
|
|
7
|
|
|
26
|
FIash動畫制作
|
√
|
|
126
|
7
|
|
|
|
7
|
|
|
小計
|
1451
|
81
|
342
|
324
|
414
|
378
|
|
|
|
合計
|
2387
|
133
|
594
|
594
|
594
|
549
|
|
|
|
畢業實習
|
1320
|
40
|
|
|
|
|
|
|
|
總課時、總學分、周學時數
|
3707
|
161
|
33
|
33
|
33
|
35
|
|
|
|
校本課
|
普通話
|
|
|
|
|
1
|
1
|
1
|
1
|
|
|
|
成長發言
|
|
|
|
|
4
|
4
|
4
|
4
|
|
|
|
班會
|
|
|
|
|
1
|
1
|
1
|
1
|
|
|
|
七、實施保障
(一)師資隊伍
通過培養與引進結合,業務進修與企業實踐結合等方式,促進師資隊伍的結構優化,全面提高專業教師隊伍素質,使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師達規范化要求。
1.學歷層次要求
公共基礎課教師應有與授課課程對口專業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專業專任教師本科學歷已達到98%。
2.資格證書要求
專任教師應具有中等職業學校及以上教師資格證書;專任專業教師具有本專業三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達到95%以上;兼職專業教師應具有3年以上對口工作經驗并具有二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且達到專業教師的21%左右。
3.人員配備要求
專業課教師中,具有本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者不低于50%,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者不低于20%; 專業課教師每年參加企業實踐學習或各種專題培訓,全年累計學習和培訓時間不少于三個月;本校專、兼職教師不少于本專業全部教師的70%,師生比(含畢業實習學生)為1:15-1:20。
(二)教學設施
校內實訓室一覽表
序號
|
實訓室
名稱
|
主要功能
|
主要設備
|
1
|
微機室
|
基本軟件的操作實訓
|
教師用電腦、電子白板、微機工作臺、計算機、交換機、穩壓電源、路由器、機柜
|
2
|
計算機設備維護與營銷
|
計算機組裝、檢測、維修
|
主機、顯示器、穩壓電源、多功能電腦桌、投影儀、計算機散件、計算機外設、檢測與維修工具、投影儀
|
3
|
3D設計實訓室
|
3D設計與制作
|
投影儀、電子白板、微機主機、顯示器、微機工作臺、計算機、機柜、穩壓電源、手繪板、綜合布線、路由器、軟件部分、技術服務、3D打印機
|
4
|
藝術設計實訓室
|
藝術設計
|
微機、多功能電腦桌、一體化班班通、機柜、綜合布線、路由器、穩壓電源、專業軟件
|
5
|
平面設計實訓室
|
平面設計
|
微機、多功能電腦桌、一體化班班通、機柜、綜合布線、路由器、穩壓電源、專業軟件、數碼相機
|
校外實訓基地:
1.校外實內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實規模六相對穩定的為學生提供校實習和社會實踐的重要場所。實習基地直接關象到實習質量,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根據本專業的學生規模建立相應數量的校外實習基地校外實習基地應達到下列要求實習項目、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符,能滿足實習教學任務的要求
2.能提供教學規定的實習場和指導人員擁有一支索質較高的技水人員和職工隊伍,
3.實習基地接受本專業一定規模的教師與學生開展實習,三年內基本保持穩定。
4.能滿足實習學生學習、勞動保護和安全等方面條件。
(三)教學資源
1.教材選用
思政課教材:嚴格按照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思政課等有關教材的通知,使用中職國家規劃的思政課教程。
文化課教材:嚴格按照學生對口考試、教師、學生技能競賽規定的教材。
專業課教材:嚴格按照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和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同時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需求模式的要求來選擇對應的教材。
2.數字資源配備
學校配備有2個基礎微機功能室,1個專業軟件微機功能室,以滿足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以及提升。
(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
1.根據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和本專業教學特點,第二學年按專業方向安排專業課和技能實訓課及教學實習,第六學期安排企業頂崗實習。
2.學校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就業崗位需要以及目前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和學生就業情況,設置4個專業方向,分別是辦公自動化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設備維護與營銷、平面設計學生可按照某一方向課程項目進行訓練。
3.實施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教室建在機房,把企業引入學校,“形成”課堂與崗位、“教學與實訓”相互融合的培養平臺,推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師指導下模擬企業工作項目,實現課堂與實訓合一,教學與技術開發、服務合一,讓學生切實體驗工作流程,實現從從學生向企業員工的“零轉變”。
4.采用小組作學習的方式,按照學校“四六三”教學改革分組模式將學生分小組,做好人員分工.教師示范與學生分組討論、訓練互動、學生提問與教師解惑、措導相結合,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
5.建設計算機專業特色文化,促進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緊密結合,構建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環境氛圍.
6.逐步建設全真性職場教學環境,根據教學要求新建網絡實訓室并不斷完善已有實訓室。合理設計校內實訓室的人文環境、工位配置、操作規程和標準、人員配置以及環保規范等,提升實訓室的軟環境建設水平,搭建理實一體化職場教學平臺,為學生的實驗實習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實現學校文化與企業艾化的無縫隙對接。
7.建立學校,合作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的教育質量多方互動評價機制,形成多元主體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的“準員工化”、分級分層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質、創業能力等多方面進評價,英出技能和規范標準化及熟練化的考核。
(五)教學評價
由學校、用人單位共同實施評價,基本素養和文化知識及技能主要由學校通過學生課程學習的作業、課堂提問、出勤、考試、技能考核等進行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頂崗實習評價以實習單位為主,通過實習考勤、實習記錄、實習報告、實習表現等方面,結合實習指導教師的評價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1.基本素養評價
基本素養包括品德素養、團隊合作、敬業精神、組織協調三個方面。
具體要求:
品德素養:誠實守信、公平正直、吃苦耐勞、文明禮貌、勤儉自強、樂于助人。
團隊合作: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能與人和諧相處,團結協作。
敬業精神:有很強的事業心和主人翁責任感,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對學習和工作態度認真踏實,恪盡職守、精益求精、具有奉獻精神。
組織協調:能積極參與組織各項社團活動、文體活動,有很強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
2.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評價
專業素養包括文化知識、專業基礎、專業技能三個方面。
具體要求:
文化知識:文化基礎好,知識面寬,開設的公共課學的扎實,信息處理能力強。
專業基礎:開設的專業領域的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常識掌握到位,專業知識面開闊。
專業技能:開設的專業領域的專業核心課程的理論知識學的扎實,能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際操作,動手能力強,與崗位要求實現對接。
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成績構成:按照壽光市職業教育中心學?荚嚬芾硪幎▓绦。
3.頂崗實習評價
考核成績參照實習單位鑒定以及學生個人的實習考勤、實習記錄、實習報告、實習表現等進行綜合評定,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成績及格及以上者獲得相應的頂崗實習學分。
(1)優秀
實習態度端正,遵守實習紀律,能很好的完成實習任務,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全部要求,實習報告能對實習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并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成績優異。
(2)良好
實習態度端正,遵守實習紀律,能較好的完成實習任務,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全部要求,實習報告能對實習內容進行比較全面、系統的總結,并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成績良好。
(3)一般
實習態度基本端正,能較好的遵守實習紀律,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主要要求,實習報告能對實習內容進行比較全面的總結。
(4)及格
實習態度基本端正,能較好的遵守實習紀律,基本完成實習任務。達到實習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實習報告。但不夠完整、條理。
(5)不及格
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均為不及格:未達到實習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實習報告不認真,或內容有明顯錯誤;未參加實習的時間超過全部時間三分之一者;實習中有違紀行為,造成惡劣影響者。
(六)質量管理
1.組織機構
成立由企業、教育專家和骨干教師組成的專業建設委員會,指導專業建設;成立教學管理團隊,對教學質量進行全面監控和評估。
2.課堂教學質量監控
按照學校“四六三職場導學”教學模式評價要求,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1)課堂教學教師工作狀態評分細則(權重40%)
課堂教學教師工作狀態評價表
評估
項目
|
評估標準與等級
|
A級
|
B級
|
C級
|
儀表
20分
|
服裝整齊,著正裝
(16-20分)
|
未正裝,但服裝整齊、得體
(12-16分)
|
服裝不整齊
(<12分)
|
精神狀態
20分
|
精神集中,情緒飽滿
(16-20分)
|
精神不自然,比較緊張
(12-16分)
|
無精打采,心不在焉
(<12分)
|
形體姿態
20分
|
始終保持良好站姿,沒有多余的小動作,并能通過得體的肢體語言調動學生。
(16-20分)
|
保持良好姿態,沒有太多的小動作。
(12-16分)
|
姿態不端正、不得體,有
很多不良小動作。 (<12分)
|
語言表達
20分
|
吐字清晰,語速、音量適中并起伏變化,富有感染力。
(16-20分)
|
吐字清晰,音量適中。
(12-16分)
|
語音含糊、音量過高或過低,語速快或慢,學員聽不清。 (<12分)
|
教學開關
20分
|
開關運用得當,師生互動好。 (16-20分)
|
能夠使用課堂開關,師生互動較好。 (12-16分)
|
開關運用欠合理,師生互動少 (<12分)
|
(2)教師課堂教學評分細則(權重60%)
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表
評估項目
|
評估內容
|
評估等級
|
A級
|
B級
|
C級
|
教學目的
20分
|
目標明確具體,符合課題標準和學生實際,目標體現學科性和專業化的統一,讓學生了解目標,并對學生達到目標的過程有分析和認識
|
16-20分
|
10-15分
|
<10分
|
教學方法
20分
|
教與學方法的選用符合內容需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設師生對話的氛圍:重視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注意學習方法指導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恰當運用學校制定的職場導學教學模式,合理使用多媒體:課堂評價準確、多元化
|
16-20分
|
10-15分
|
<10分
|
教學內容
20分
|
教學文件齊全,任務書、工作頁設計合理:內容正確,無知識性、科學性錯誤:教學重點突出,難點處理得當:結合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聯系專業。適時適量拓展:內容符合學科特點,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
16-20分
|
10-15分
|
<10分
|
教學程序
20分
|
團隊組建合理,教學環節按照職場導學各種課;型環節組織教學,過程安排合理,層次清楚,環節緊湊,活動轉換自然、妥當: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注意調整和控制教學過程:體現實踐性和綜合性,突出能力的培養。
|
16-20分
|
10-15分
|
<10分
|
教學效果
20分
|
課堂效果評價形式靈活,評價表設計合理:教學成效顯著,目標達成度高:課堂氣氛和諧,學生思維活躍,參與意識強,注意力集中。
|
16-20分
|
10-15分
|
<10分
|
3.實踐教學質量監控
采取過程性評價和成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定期檢查和抽查,對實踐教學合理評價。
實訓教學質量評價表
序號
|
評估內容
|
評估等級
|
A級
|
B級
|
C級
|
1
|
教學文件齊全(包括實訓指導書、適用的實訓器材、
工作頁等)
|
10-8分
|
8-6分
|
<6分
|
2
|
實訓室整齊,設施、材料齊全,設備完善,完善率95%以上.
|
10-8分
|
8-6分
|
<6分
|
3
|
內容符合教學目標、貼近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內容充實、容量適當。
|
10-8分
|
8-6分
|
<6分
|
4
|
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實訓的積極性。注重能力培養和技能訓練,學生有充分的動手和試講機會。
|
10-8分
|
8-6分
|
<6分
|
5
|
實訓步寨緊湊,各階段時間分配合理,效率高。實訓過程中指導認真,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
10-8分
|
8-6分
|
<6分
|
6
|
組織科學合理,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訓練。
|
10-8分
|
8-6分
|
<6分
|
7
|
教學紀律好,嚴格要求,學生都能認真操作,認寞記錄實訓日志,注意安全教育。
|
10-8分
|
8-6分
|
<6分
|
8
|
有規范的實訓報告、實訓總結或上課工作頁,教師反時、認真批改、修改,批改、修改率為100%。
|
10-8分
|
8-6分
|
<6分
|
9
|
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效果良好,學生能全部掌握實訓內容。
|
10-8分
|
8-6分
|
<6分
|
10
|
引導學生進行方法和手段的創新,注意職業素質教育。
|
10-8分
|
8-6分
|
<6分
|
九、畢業要求
1.在規定的學習時間段內,無留級、留校察看等不良記錄,修滿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學時學分,完成規定的教學活動。
2.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實踐中理解并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3.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